第三十九章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关灯
    古人皆佩玉,素来是高洁的象征。

     玉器对灵能的导向极佳,越纯粹,越华贵。

     但此时碎玉,颇有不祥之兆。

     徐阶面色如常的举起酒樽:“来,诸位且满饮!” 与此同时。

     兵部尚书谭纶抵达京畿。

     随行的二十余位骑士裹着厚厚的罩袍,浑身都被雪水打湿。

     谭纶手下的亲信和师爷则停留在蓟州,打理后事。

     远隔数十里。

     谭纶和手下便看见京城的灵力暴动。

     皇帝暴怒之下,肆无忌惮的灵能巡视京师。

     橘红色的天幕下,搜山检海的灵光一刷。

     所有人都只能被迫放开限制,任由皇帝检阅。

     被皇帝暴力蛮横的碾压过去。

     城东的宅院中数个脑袋无故炸裂。

     张居正和其余人等将灵光收敛到极致,保持静默。

     谭纶也被波及,座下的天马当场就瘫软在地。

     等宫禁和各处巡查的禁卫纷纷散去。

     谭纶看见了出来洗街的五城兵马司。

     还有一脸怨气的修士们,施展水法。

     谭纶勒住天马,将缰绳甩给亲信,在承天门前下马。

     张居正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承天门前。

     仔细想来,两人已经数年未曾会面。

     北方的风雪将谭纶打磨的愈发冷硬。

     张居正静静的伫立于承天门前。

     来来往往的人流纷纷绕行。

     张居正听到熟悉的脚步声,罕见的露出笑颜,拱手道:“子理兄。

    ” “太岳,今夜一醉方休!”战争使人麻木,谭纶难得见到熟悉的好友,当即大笑而至。

     张居正拍了拍谭纶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陛下在社稷坛等着咱们呢。

    ” 谭纶停下脚步,亦步亦趋的跟着张居正:“太岳,为何如此仓促调我回京。

    ” “若非必要,我怎会将你调回来。

    ”张居正也难。

     不把六部的人马换一遍,他很难做事啊。

     谭纶又道:“如今北边的形势很严峻啊,元敬兄手下冻死的军士有数百人。

    ” “还有宣府的军将拦路抢劫,两边闹的不甚愉快。

    ” 谭纶甚至不好说,实则两边已经见过血了。

     张居正按住眉心耐心解释:“子理,你在地方做的再好,终究是不能上达天听,治根不治本啊。

    ” “这是南北问题,但归根到底,源头在庙堂上。

    这事你得请陛下为你们做主。

    记住,如实交代。

    ” 重在一个诚字。

     至于辎重的问题。

     国库的银子和粮食有的是但运不上去啊。

     大雪封山,寸步难行。

     “我这一走,元敬兄可就独木难支了。

    ”谭纶还是放心不下。

     “总会有办法的。

    ”张居正劝慰道。

     战无不胜的大明铁壁,军神,戚继光,未尝一败。

     古往今来,曾几何时有这样的将军。

     穿过层层叠叠的大汉将军们,两人同时噤声。

     谭纶深吸一口气,跟着张居正,一同踏上了祭坛。

     “臣张居正,兵部尚书谭纶,拜见陛下。

    ” “免礼,赐座。

    ”朱翊钧清脆的声音从帷幕后传来。

     青纱帐徐徐打开。

     这也是谭纶第一次见到皇帝。

     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