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刘府劫难

关灯
    的叹息与哀怨,在这乾隆盛世之中,徒留一段令人怅惘的传奇波折,命运的车轮自此转向了未知的迷雾之中。

     我们不能就此坐以待毙,我和格格商量着如何才能拯救这一家子。

    经过认真考虑,我和格格商量了三个方案:一、格格现将孩子们送到履亲王府,并让履亲王出面求情;第二、格格进宫萧太后帮忙营救,太后与刘墉有母子之谊;第三、我得再去一趟和硕诚亲王府,求诚亲王出面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啥找这两位王爷?这两位王爷在乾隆时期是朝堂上的重中之重。

    和硕诚亲王咱以前说过,这里不必多谈。

    咱今天在这里重点说说这履亲王。

     爱新觉罗·胤裪康熙爷十二子,他诞生于康熙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寅时,作为康熙帝的第二十一子,序齿为皇十二子,生母是定嫔万琉哈氏。

    因特殊缘由,他自幼由苏麻喇姑抚育成长。

     康熙四十八年,胤裪获封固山贝子,开启了他在皇室爵位晋升之途。

    康熙五十六年,他肩负起督办仁宪皇太后丧事的重任,因办事周全得力,得到康熙皇帝的赞誉。

    次年,他开始管理正白旗旗务,展现出一定的领导才能。

    康熙六十年,他奉命前往祭祀盛京三陵,尽显皇家威严与对祖宗的敬重。

    至康熙六十一年,在处理康熙帝丧事时,他更是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因而被晋封为履郡王,其地位进一步提升。

     然而,雍正年间,他的命运出现波折。

    雍正二年,遭宗人府弹劾,爵位一降再降,由郡王降至贝子,后又沦为镇国公等。

    好在雍正八年,他的郡王爵位得以恢复,似在命运的沉浮中暂获喘息。

     乾隆继位后,胤裪迎来新的转机,被晋封为履亲王。

    乾隆委以他管理礼部事宜的重任,此后还让他负责修撰《皇考本记》以及充任“会典馆”总裁等重要事务,足见对他的信任与看重。

    但命运无常,乾隆十五年,他的独子弘昆不幸夭折,这无疑是沉重打击。

    乾隆见状,将四子永珹过继给他,以延续其后嗣。

     所以,履亲王和咱这位乾隆皇帝的关系,也非等闲。

    在朝堂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物。

     因此,勤格格去找履亲王和太后,我去找和硕诚亲王。

    我们把所有孩子,包括张成的孩子,一起送到了履亲王府安置。

    这里咱说一下,这些围困的军兵不敢拦我们吗?说实话,没人敢拦,勤格格的那把剑谁也惹不起。

     勤格格如何找履亲王和太后暂且不表,却说我骑马到了诚亲王府,见到王爷后就把刘墉入狱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王爷听后,立刻叫来了方聚贤问道:“刘统勋之事你可知晓?”这方聚贤一进门我就认了出来,这不是在山东诸城给我送信又烧掉、微山湖撑船的船夫、洛阳挑柴给我银子的那个人吗?只见方聚贤答道:“卑职,未曾收到过关于刘统勋的事儿!”“赶紧了解清楚,看看是怎么回事儿?”王爷听后脸色发寒。

    当王爷扭头看到我惊讶表情时说道:“很吃惊是吧刘安!没想到方聚贤是我的人对吧?”我点头称是。

    王爷只是一笑,说道:“你拿着我的令牌,调一队京城护卫赶回刘府,莫要任何人伤害刘府大小人等,违令者杀!其它的事儿,不要管了!”“嗻!奴才遵令!”我接过令牌,快马加鞭赶到护卫大营,调了一队护卫亲兵赶回了刘府。

     这护卫亲兵可不一般,他们个个身穿黄马褂,头戴七品顶戴,威风凛凛往那一站。

    那些个军兵一个个都退到了刘府门外,不敢靠近。

     咱也不知道,勤格格是怎么跟王爷和太后说的,反正第三天这老二位一起到了刘府。

    先安慰了老夫人刘统勋的太太,又安慰了单莹嫂子。

    然后招呼我说:“刘安呐!带上我给刘墉的朝珠,咱们去刑部大牢看看我儿子刘墉去!”“嗻!”我赶紧答应一声,揣好那个装着朝珠的木盒。

    跟着老二位一起去了刑部大牢。

     刑部官员一看这种阵仗,连同刑部尚书阿克敦都赶紧出来迎接。

    这老二位也不理他,径直朝着刑部大牢而去。

    早有皂吏通知了牢头,这牢头一听是太后及履亲王前来探望刘墉,一个个吓得赶紧给刘墉换了干净的牢房,把刘墉收拾的也干干净的,体体面面的。

     当太后及王爷见到刘墉,太后说道:“儿呀!哀家听说你被关在了这里,就和履亲王过来看看你!你可好呀?”刘墉开始不知道为什么牢子们又给他洗、又给他换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