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刘府劫难

关灯
    服、又给他换牢房,里里外外都陪着笑脸。

    看到太后前来,一切都明白了。

    又听到太后如此之说,刘墉委屈的一下哭了起来。

    看吧,一个已经三十五六岁的人了,哭的那个痛呀!鼻子一把泪一把的哭了个一塌糊涂。

    惹得太后也跟着掉眼泪。

     等刘墉哭罢,太后伸手向我要过朝珠说道:“墉儿呀!这朝珠为何不戴在身上呀?这可是你的保命符!你这个傻孩子!来,让哀家给你戴上!”说完,把曾经太后戴过的朝珠,挂在了刘墉脖子上说道:“以后就戴在脖子上不用摘下!领旨吧!”“孩儿领旨谢恩!”刘墉边说边叩了三个响头。

     然后,对身边的刑部尚书阿克敦说:“在未结案之前,胆敢加害刘墉,哀家剥了你们的皮!”“奴才们遵旨就是!”刑部大小官员不敢怠慢齐声应承。

     太后回头对我说:“刘安呐!自今儿个起,你每日前来给刘墉送饭。

    看看刘墉我儿有没有受罪,所有人为难刘墉,就告诉哀家,哀家到想看看,有那个不长眼的如此大胆!”“嗻!奴才遵旨!”我赶紧回复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看罢刘墉,太后和王爷都回去了。

    再看那些刑部官员,个个都吓出了一身冷汗,摘下顶戴都在擦额头的汗珠。

     半月后,傅恒傅中堂的奏表来到了朝堂、方聚贤的调查结果也到了诚亲王手中。

    经过这一查,原因不在刘统勋。

    原来是班第、鄂容安兵败自尽在先,刘统勋上奏撤兵在后。

    根本不存在延误军机这档子事儿。

     经过和硕诚亲王及履亲王共同奏请,刘统勋、刘墉皆官复原职。

    虽然闹了一场虚惊,但也让人心惊胆战,终身难忘。

    也让刘墉深刻的理解了刘统勋不让他入朝为官的真意。

     经此一难,刘府上下对太后、履亲王与诚亲王的恩情铭记于心。

     这日,刘墉和我奉旨进宫见驾。

    待到达养心殿,只见乾隆与和硕诚亲王都在。

    我们哥俩赶紧上前行跪拜大礼,又和诚亲王见了礼,站在一旁垂手听训。

     “刘墉啊,朕冤枉了你!可有怨言?”乾隆首先开口说话“朕想给你点补偿,说说看,你想要点什么?” 刘墉赶忙跪下说道:“臣不敢有其它奢望,臣只盼着能回老家看看,请皇上批准臣回家小住几日。

    这一呢,可游游山、逛逛水,平稳一下多日来悬着的这颗心。

    这二呢,家中的房产,地产也该回去帮着老父亲规整规整,该分的分,该放的放,该买的买。

    这三呢,我等从此不在家中,家中也用不了那么多家丁了不是,该遣散的也该遣散了。

    还请皇上定夺!” “难道你要卸磨吗刘墉?”诚亲王问道。

     “哎呦王爷!刘墉可不敢!刚才下官说了,只是小住几日。

    办完家中琐事立刻回京复职就是。

    ”刘墉诚惶诚恐的回答道。

     “谅你也不敢!起来吧!本王和皇上商量着给你重要任务,看你如此。

    我还如何敢交付于你重要之事?”诚亲王盯着刘墉说道。

     刘墉赶紧恢复道:“只要皇上和王爷用得着刘墉,刘墉将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

    ” “嗯!有这心就好”皇上与诚亲王对视一眼继续说道“朕准你回家,而且不用着急回京。

    朕要你替朕暗访江南及中原各地,江南及中原之地乃是我大清之粮仓。

    如今,我大清与准噶尔汗国开战,粮食乃我大清重中之重,不能有半点闪失。

    你可愿去否?” 不愿意也得愿意呀,谁让人家是皇帝呢!刘墉回答道:“臣遵旨!” “嗯!这就对了!”诚亲王搭话了,然后从袖中掏出一只金皮令箭对我说道“刘安,将这只令箭收好,无论在哪儿,遇到大事,皆可凭此令箭调集绿营兵相助,不得有误。

    ” 我赶紧躬身接过揣在怀中说道:“请皇上和王爷放心,奴才定当尽心竭力。

    ” “刘墉啊!朕赐你金牌一面,遇有敢动我大清根基者,皆可当场处置,先斩后奏!不过,可不能冤枉了好人啊!”乾隆虽然说给刘墉听的,倒好像是在说自己。

    刘墉撩衣跪倒双手接过金牌,小心翼翼地揣入怀中刚要喊谢主隆恩却被乾隆下面的话挡住了“朕封你为通政使司副使兼大理寺少卿,钦此!” 好么!品级不高,才正四品。

    权力不小,拥有生杀大权! 刘墉跪下高声唱到:“臣——,刘墉——,谢——主——隆——恩——。

    ” 喜欢我和宰相刘罗锅请大家收藏:()我和宰相刘罗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