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想开海禁

关灯
    杨一清觉得这总结的太到位了。

     朱厚照咧嘴一笑,这可是后世万历年间的户部尚书谢杰之言。

     一语道破了倭寇和朝廷的关系。

     “请老大人回来是入阁的,还是帮忙整顿军务。

    ” “朕想把宁波市舶司重启,杨卿可得支持朕,可有合适人选?” 听的是正式称呼,杨一清下意识的坐直了身子,脑中细细思量起来。

     皇帝想开海禁,但这个名头得由我来提。

     “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

    ”这样一来,倭寇之患就自然消除。

     忍不住为皇帝喝彩,一语中的。

    这是个好皇帝呀,从小就聪慧,就是被刘瑾,张忠这些该死的太监宦官给带坏了。

     自己都65岁了,得皇帝不弃,这事就我来提。

    杨一清丰富的心理活动起伏着。

     “老臣倒是可以推荐一人,臣在焦山寺访友时,认识了一青年才俊,家里世代行商,亦有商船。

    ” “他对海外好像很熟悉,只是此人没有功名,恐怕不能朝中当差。

    ” 朱厚照不以为意道:“只要能看书写字就行。

    不要他当官,朕要他当朕的三宝太监!” “出师海外,扬我国威!” 杨一清一愣,家财万贯,让人来当太监,这不是害人吗?再一细想一下子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皇帝这是效仿永乐皇帝了。

     也是他从小就敬佩太祖太宗。

     “老大人你写一封手书,朕安排人去把他叫过来瞧瞧。

    ” “臣...遵旨!” 杨一清的突然回京,再突然的入阁,似乎给平静了一段时间的朝堂,投了一块大石头,溅起了阵阵水花。

     皇帝陛下这个突然的深水炸弹,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

     内阁一下就达到了空前的6个人。

     皇帝今天又来上朝,这是给杨一清站台。

     原来勤快了几天,好似新鲜劲儿一过,他就歇菜了。

     不过他提出来的的早上8点来上班,那真心的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