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想开海禁

关灯
    从来没有老板这样的关心下属,离的近的还能有空去喝上一杯豆汁,吃上一根油条。

     离的远的也能从容多了。

     谁都没有再提起什么祖制,能想象的到,以后的冬天也能在暖和的被子里抱着老婆,小妾多腻歪2个时辰。

     杨一清上台第一次朝会,就放了一个大炸弹,把所有人都炸的晕晕乎乎的。

     他提出来要和北方的蒙古各族开放互市,做贸易,避免边境再起战火。

     这一提议一出来,那犹如火上浇油一般,烧的轰轰烈烈。

     “杨阁老,此言差矣,和蒙古各族做生意,这不就是资敌吗?” 御史薛怀义立马就跳了出来反对。

     明朝的御史也是个奇葩,很多人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不管对方的观点是对,是错。

     先怼了你再说,他们怼天怼地怼空气,和现在的键盘侠有的一拼。

     尤其是怼高官,怼皇帝。

     乐此不疲!!! 如果怼的挨了板子,挨了训叱的话还能得到同僚的拥护,风光无比,对提升个人名望那是一个最快捷方法。

     杨一清也是为官几十年的老鸟,岂会被人难住:“开放互市,可以选定一些商品。

    盐,铁,粮食,武器等是违禁物品,这些是严格管控的,违者夷全家!” “丝绸,茶叶,陶瓷这些在北方很受欢迎的货品,可以交易。

    ” “这能让我们大明朝增加税收,老百姓得到更加多的收入。

    ” “我们得到他们的羊,还有马,皮毛,山货之类的。

    ” “双方百姓如果能长久的双边做生意,那互相敌对仇视就能少很多,再起兵刃就困难的多。

    ” 杨一清侃侃而谈,不慌不忙的一条条列举互市的好处。

     朱厚照笑眯眯的在上面看着这位老大人的表演。

     心中在嘀咕,难道这老头儿是想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是提出来和蒙古人做生意,实际打的注意是开海禁? 又一个御史周理出来反对:“杨阁老,您原来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