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经神”任城访“学海” 一牍文章服康成

关灯
    。

     至周之天下,《周易》、《太公兵法》等次第问世,文道越发昌盛。

    至春秋时,百家崛起,道、儒、墨、法等各家皆有其所长,为世人所推崇,《道德经》、《论语》、《墨子》、《商君书》、《韩非子》等皆是先贤所着,其中对天地、对人伦、对自然、对秩序等的论述皆各有所长,故何必拘泥于只谈儒学之长,藏其短,而驳其他之短,而掩其长?更勿论今文、古文经学儒学两派之辩。

    因此,何不效仿郑康成公包容并绪,各取其长,使得先贤之说得以广为流传后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先贤之学说得以传承发扬,后世牧民之君则可择优而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有可用之学,如此未尝不可展望长久之太平盛世。

    不知父亲以为然否? 因此,孩儿窃以为,所有识字之人读书传承先贤,皆应遵从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的便是: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郑玄手捧绢帛,越看越心惊,直到最后霍然起身,满面骇色,转头看向何休涩声道:“令公子欲为圣乎?”何休却是满面傲色,哈哈大笑,笑毕对着郑玄一礼道:“小儿年幼,虽有此志,然还需磨砺。

    我知康成兄乃是谦谦君子,不知可否亦助我儿一臂之力?” 郑玄怔愣片刻,亦是哈哈大笑,对何休一礼道:“如今天下,朝廷昏暗,世家贪婪,百姓艰难,我几经蹉跎,空有救世之心,而无救世之能,若是真能有圣贤出世,挽救天下,玄敢不尽心竭力。

    ” 国渊则是在一旁看着老师如此态度,心中莫名惊诧,遂从老师手中接过绢帛,然后也细细阅读起来,结果惊呆在当场,心中就一个念头:有圣贤将出世矣! ...... 泰山山脉深处,典韦所在山寨大堂中,一名士兵快步跑进来大声道:“团长!有消息传来,已经接到公子,大概明日巳时就可抵达山寨。

    ” 典韦一听,一脸欣喜的站起身来,命令道:“传我命令,召集各营营长,今晚务必赶到山寨汇合,明天迎接公子检阅。

    ” “喏。

    ”传令兵转身向外跑去,不一会儿,几名骑兵便出了山寨,往泰山山脉各处而去... 喜欢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请大家收藏:()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