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陶家军成

关灯
    糜家调派熟识酿酒的匠人配合,试制高度白酒。

    后世在华厦各地乡村,皆有不少民间的小酒厂。

    现有作为科技工作者的陶响,编写的详尽的工艺流程,且陶响也在谷内,时时可咨询。

    想来陶商与匠人们应该能酿造出高度白酒。

     陶响见徐盛手下士兵,大多身高体壮,便知两月的体能训练,初见成效。

    军队编制,徐盛实行的当时军队编制。

    五人为一伍,设伍长一人。

    两伍为一什,设什长一人。

    五什为一队,队长名都伯。

    两队为一屯,设一屯将。

    五屯为一曲,设一曲长。

    两曲为一部,设一牙将。

    五部为一营,设一校尉。

    两营为一军,军长为将军。

    由于目前,徐盛手下只有三千人,故下面最高的职位只有牙将。

    至于各士官的选用,则是根据武力值高低排定的。

    陶响考虑若改成后世军制,下面的人难以理解不说,且有吸引火力,成为各方势力必除的另类目标的嫌疑。

    于是,对徐盛的决定,陶响也是同意了。

     陶响审查徐盛交上来的新军将领名单,三个牙将,分别是牵召,文聘和李乾。

    李乾倒没什么印象,但牵招和文聘不是一个冀州人,一个是荆州人吗?怎么跑到徐州来了?三国时期,这两位绝对算得上是良将。

    牵招字子经,原袁绍属下,后投曹操。

    牵招武艺高强,作战勇猛,尤擅统骑兵。

    征乌丸,讨匈奴,平定内乱,为曹魏立下赫赫战功,后封雁门太守,关内侯。

    文聘更是荆州少有的智将。

    文聘字仲业,初投刘表,后随刘综降曹操。

    曹操赞其忠诚勇敢,智谋过人。

    文聘武艺高强,不输曹操的“五子良将”。

    一生作战,大多是以少胜多。

    曾三胜关羽,两胜孙吴。

    曹操赞其为“磐石”。

    刘备感叹,与文聘失之交臂。

    称“若得仲业,必不致荆州有失。

    ”陶响马上唤徐盛一问,才知文聘本就是徐州人,文家虽非顶级士家,但也算是家学渊博了,多出士子。

    至于牵招,确是冀州人士,但牵家原属韩馥下臣,后袁绍取夺冀州,怕被清算,于是举家搬到了徐州。

    至于李乾,字子休,最早是张角王牌军“黄巾力士”统领。

    张角事败后,李乾率少数属下退入徐州,被陶谦招降务农。

    徐盛见其力大,使得两柄各重六十余斤的大锤。

    又识武功战阵,故破格录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史阿手下,阿响只对一个叫邓展的人有印象。

    史书中,邓展出身南阳邓氏豪族。

    自幼习武,精通各种兵器,尤其擅长空手夺人兵器。

    “空手入白刃”最早就是指他。

    曾当过曹丕的剑术老师。

    其余人等,则来自四面八方。

    高矮胖瘦不一,年龄差距也较悬殊,有十五六岁的青年,也有六七十岁的长者。

    各人擅长的兵器更是五花八门。

    但越是这样,陶响认为越需要增强该部的对徐州的归属感和团队意识。

    于是把两部人马,统一换装,合而为一。

    进行队列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