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陶家军成

关灯
    陶响亲自编写教材,且不厌其烦,一遍遍地示范后世华夏军的军姿,后世军人家庭出身的陶响认为华夏军的军姿是最标准的,没有之一。

    又从军中选出三十余名,初识文字的士卒,早晚宣讲。

    初时少不了有人左右不分,弯腰驼背。

    陶响命人一律棍棒饲侯,屡教不改者更不得饭食。

    没办法,慈不掌兵。

    除了队列,更增早晚各举石锁百次,跑步十里。

    队列训练,看似简单,但要练好,实属不易,且需团队配合。

    往往是少数人就会影响整个团队。

    陶响对影响整个团队的“老鼠屎”,抓出后必加严惩。

    每晚临睡之际,便有识字兵卒宣讲陶响所言:“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保境安民,护家卫国”的道理。

     某一日,一什士卒训练中,什长呼喊:“齐步走”未停,这什士卒见前方乃一沟渠,渠宽且深,众人见状,自动停止渠边。

    陶响见状,命人把一什士卒全部推入沟中,浸泡污水。

    并宣布,该队士卒没有听到停止命令,擅自停止前进,属违反军令,每人扣饭食三顿,杖二十。

    自此无人敢违号令。

     一月过后,队列训练基本完成。

    陶响把徐盛手下三千人,分作四部。

    牵招先挑选500名能熟练骑马的士卒组建骑兵营,文聘率1000人组建刀盾营,李乾率1000人组成长枪营,另500人由徐盛亲领,组成弓兵营。

    弓兵营不是单独的兵种,作为战场的后备力量,弓兵营多由猎户及善射者组成。

    本身就有一定的臂力。

    要知道,复合弓出现之前,射箭可是需要有强大臂力的体力活儿,所以陶响要求所有弓兵,除每人配长弓一张之外,还另配一刀一盾。

    每日半日练习谢箭,半日同刀盾兵合练。

     长枪营每日专练突刺,三人为一组,务必做到动作整齐划一。

    刀盾兵每日练习左手举盾,右手劈砍,也是三人一组。

    骑兵营每骑配一枪一刀。

    初期训练列队冲刺,但一什人一队。

    讲究排列整齐,间隔一致。

    后期则训练马上劈砍。

    追亡逐北时,劈砍杀敌效率倍增。

     史阿手下1200人,陶响挑选了200人作为自己的亲卫队,以邓展为卫队长。

    陶响初见邓展,便觉邓展沉稳有度,举止颇有大家风范,直觉邓展武功定在史阿之上,绝不会在史阿之下。

    再一交谈,竟然连兵法战阵,也堪称精擅。

    陶响当然不会放过如此大才。

     余下1000人,则打乱分为100个10小队,什长带队训练分进合击之术,不管敌人是一个人,还是一百人,一千人,十人小队均需相互配合,分进合击,给予敌人最大杀伤。

    又派军中擅长潜藏追踪者,技击刺杀者,模拟方言者,刺探消息者等,统一教授他人各种技能。

     时间来到了中平二年秋天,陶家军练成。

    某一日,陶谦率徐州一众文武,前来观摩新军练兵。

     喜欢围炉三国请大家收藏:()围炉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