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关灯
    ”,但其典型的无调性作品仍具有意大利特色。

    作品甚多,主要有《囚徒之歌》(19381941)、《自由之歌》(19511955)、《安魂曲》(19571958)以及歌剧《囚徒》(1949)、《约伯记》(1950)以及歌曲、钢琴曲、器乐曲等。

    (叶纯之) skbshge 蒂佩特 蒂佩特(MichaelKempTippett,1905) 英国作曲家。

    早年自学音乐,后考入皇家音乐学院,主要师从伍德与莫里斯学习作曲,同时还学过指挥。

    19401951年任教于伦敦莫利学院。

    1966年受封为爵士。

    主要作品包括四部交响曲、三部钢琴协奏曲、四部歌剧、一部清唱剧和一些管弦乐曲与声乐套曲。

    流传最广的是清唱剧《我们时代的孩子》(19391941)和《第三交响曲》(19711972),前者有强烈的戏剧性,控诉了法西斯的暴行,后者以勃发的激情和浓郁的诗意表现了生命的渴望和对人类未来的憧憬。

    蒂佩特早期的作品大都形式单纯,充满悦耳的曲调,成熟期后的作品则以丰富的和声、复杂的对位和绚丽的音色取胜。

    其创作既受到英国古典音乐文化的影响,也广泛汲取当代各种音乐表现手法,并且还运用美国布鲁斯音乐的因素。

    大部分的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风格以雄浑、强劲为特色。

    晚年仍辛勤地创作,活跃于世界乐坛。

    蒂佩特与布里顿一样,被认为是对20世纪音乐文化作出独特贡献的英国作曲家。

    (孙国忠) skbshge 肖斯塔科维奇 肖斯塔科维奇(ДмитрийЩостакович,19061975) 苏联作曲家、钢琴家、教育家、音乐社会活动家。

    生于圣彼得堡。

    九岁开始跟母亲学钢琴,十岁至十二岁在格拉瑟尔音乐学校学习。

    1919年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从尼古拉耶夫学习钢琴,从索科洛夫和斯坦贝格学习作曲。

    毕业作品为第一交响曲,显示出创作才华。

    19271930年间是斯坦贝格作曲班的研究生。

    1927年赴华沙参加第一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获荣誉奖。

    19371941年及19451948年间在列宁格勒音乐学院教授器乐和作曲,同时在莫斯科音乐学院(19431948)领导作曲班。

    他的创作涉及各种音乐体裁:歌剧、舞剧、清唱剧、戏剧音乐、电影音乐、交响乐、室内乐、钢琴曲、合唱曲以及歌曲等。

    其中交响曲、清唱剧和室内乐是他创作的重点。

    在十五部交响曲中,最出名的是第五、第七、第十、第十一和第十四交响曲。

    歌唱造林运动的清唱剧《森林之歌》曾获斯大林奖金。

    在室内乐领域,他写有十五部弦乐四重奏、一部钢琴五重奏(获一等斯大林奖金)、各种奏鸣曲(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钢琴)等。

    在他的钢琴作品中,《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19321933)像兴德米特的《调性游戏》一样被称为“20世纪的《平均律钢琴曲集》”。

     30年代,肖斯塔科维奇创作的部分作品,曾遭到过批评和非议。

    他根据果戈理的小说写的歌剧《鼻子》(1930)和鞭挞日内瓦裁军会议的舞剧《黄金时代》(1930),因有结构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特征而被斥为“资产阶级的颓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