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关灯
    宋慈没反应,朝元钦看了一眼,道:“我听元提刑说,令尊宋巩,在推官任上多年,不但精于刑狱,断案无数,而且为官清正,素有贤名。

    ” 宋慈道:“家父只是尽到为官的本分。

    ” “想我大宋上上下下,多少腐官冗吏,能尽到为官本分,已属难得。

    依我看,令尊偏处一地,做个小小的推官,未免大材小用,好歹做个提刑,掌一路刑狱,才不算屈才。

    ”杨次山看向元钦,“你说是吧,元提刑。

    ” 元钦附和道:“太尉所言甚是。

    ” 杨次山看着宋慈,目光中大有深意。

    他说出这番话,宛如将一颗石子投入了湖中,就等着荡起涟漪。

    可宋慈这片湖水好似死水一般,任他投入多少石子,全无半点波澜。

    他见宋慈如此,心知要笼络宋慈为己所用,看来是难有可能了。

     “太尉。

    ”宋慈忽然开口道。

     自打宋慈进入二堂起,没有对杨次山行过礼,也没有过任何尊称,这一声突如其来的“太尉”,如同突然出现的一丝转机,让杨次山眼睛一亮。

     宋慈原本微低着头,这时忽然抬起头来,直视杨次山,道:“你方才对我说的这些话,四年之前,是不是也曾对李乾说过?” 陡然听到“李乾”二字,杨次山心里一惊,但没表露在脸上,道:“你说谁?” 宋慈从见到杨次山开始,便一直在暗自推想案情。

    当年若真是李乾杀害了巫易,那李乾极有可能是受了杨岐山的收买,而李乾看重功名,杨岐山要收买李乾,势必要许诺仕途。

    杨岐山虽然富有,却无官职,向李乾许诺的仕途,自然要靠杨次山来实现。

    宋慈听出了杨次山话中的笼络之意,尤其是听到杨次山有意提拔他的父亲宋巩时,不禁想到真德秀曾提及李乾老父李青莲也曾是一县小吏,杨次山要收买李乾,会不会也提出过提拔李乾老父为官?他突然来此一问,就是为了出其不意,观察杨次山在这一瞬之间的反应。

    倘若杨次山的神色稍有惊变,那就说明杨次山知道李乾这个人的存在,也就说明他推想李乾被杨家收买一事极可能是对的。

     宋慈目不转睛地盯着杨次山。

    杨次山的脸色虽然没有任何变化,眼皮却微微一颤。

    这一细微变动,没能逃过宋慈的眼睛。

    宋慈重复刚才说过的姓名,加重了语气:“李乾。

    ” “李乾是谁?”杨次山道。

     “太尉应该认识,李乾曾是太学上舍生,与巫易、何太骥是同斋,四年前巫易死的那一晚,他突然从太学退学,就此不知所终。

    ” “我不认识你说的这个人。

    ”杨次山道,“李乾这个名字,我还是头一次听说。

    ” “是吗?” “难道我堂堂太尉,还会对你说假话?” “太尉也好,天子也罢,说的话是真是假,只有自己心里清楚。

    ” 元钦拍案道:“宋慈,你这是说的什么话?” 杨次山手一摆,道:“少年人心直口快,一时戏言,元提刑不必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