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关灯
    善德长舒一口气。

    原来他限于预算与资源,很多想法无法实现,只好绞尽脑汁另辟蹊径。

    而如今有了朝廷在背后支撑,便不必用什么巧劲了。

     以力破巧,因地制宜。

    总之一句话,疯狂地用资源堆出速度,重现汉和帝“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腾阻险,死者继路”的盛况。

    李善德在规划好的那一条荔枝水陆驿道上,配置了大量骑使、驿马、快舟与桨手、纤夫,平均密度达到了惊人的每六十里一换,换人,换马。

    而且根据道路特点,每一段的配置都不一样。

    比如江陵至襄州中间的当阳道一带,官道平直,密度便达到了三十里一换;而在大庾岭这一段盘转山路上,则雇请手脚矫健的林邑奴,负瓮取直前行,让骑手提前在山口等候。

     当然,如此转运,花费恐怕比之前的预算还高。

    不过右相说他会解决,李善德便乐得不提。

    各个衙署的主事们,也都默契地没开口去问,各自默默地先从本署账上把钱垫上…… 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李善德宣布,他会亲自赶去岭南,盯着启运的事。

    其他人也要即刻动身,分赴各地去催办庶务。

    所有的准备,必须在五月十九日之前完成,否则……他扫了一眼下面的人群,没有往下说,也不必说。

     散会之后,李善德算算时间,连回家的余裕都没有。

    他托韩承给夫人捎去消息,便连夜骑马出城了。

     这一次前往岭南,李善德也算是轻车熟路,只是比上一次行色更为匆匆,更无心观景。

    他日夜驰骋,不顾疲劳,终于在五月九日再度赶到广州城下。

     广州的气候比上一次离开时更加炎热,李善德擦了擦汗水,有些忧心。

    这边没有存冰,荔枝出发的前两天,在这个温度下挑战可不小。

     比天气更热情的,是经略府的态度。

    这一次,掌书记赵欣宁早早候在城外,他一见李善德抵达,满面笑容,唤来一辆四面垂帘的宽大牛车,车身满布螺钿,说请尊使上车入城,何节帅设宴洗尘。

    很显然,岭南朝集使第一时间把银牌的消息传到了。

     “皇命在身,私宴先不去了。

    ”李善德淡淡道。

    一来他不太想见到何履光,二来也确实时辰紧迫。

     “也好,也好。

    何节帅在白云山麓有一处别墅,凉爽清静,正合尊使下榻。

    ” “还是上次住的馆驿吧,离城里近些,行事方便。

    ” 连吃了两个软钉子,赵欣宁却丝毫不见恼怒。

    他陪着李善德去了馆驿,选了间上房,还把左右两间的客人都腾了出去。

     安排好之后,赵欣宁笑眯眯地表示,何节帅已作出指示,岭南上下一定好好配合尊使,切实做好荔枝运转。

    李善德也不客气,说麻烦把相关官吏立刻叫来,须得尽早安排。

     赵欣宁吩咐手下马上去办,然后从怀里掏出大小两串珍珠额链。

    珠子圆润剔透,每个都有拇指大小,说是给尊夫人与令嫒选的。

    李善德知道自己不收下,反而容易得罪人,便揣入袖中。

    他想了想,刚要张嘴问寻找林邑奴尸骸的事,没想到赵欣宁先取出一卷空白的白麻纸: “大使在铁罗坑遇到的事,广州城都传遍啦。

    忠仆勇斗大虫,护主而亡,何节帅以下无不嗟叹,全体官员捐资立一块义烈碑。

    如果大使肯在碑上题几个字,必可使忠魂不致唐捐。

    ” 李善德眼眸一凛,这赵欣宁